深圳市亚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六路泰然苍松大厦五层北座501-3
(86)755 8272 2836
Robert
14137848
zzqrob
Sales@szarray.com.cn
大家好,关于帮病人上ct机的设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病人做核共振和ct有什么区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我先说几句,CT成像是在X射线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平面重叠的X像可以清晰一个平面一个平面的扫描.磁共振是原子核在强磁场中共振所得到的信号,然后经过图象重建得到的,它可以在人体的各个平面成像.说白了,它的成像和扫描部位质子的多少有关.他们的区别主要是原理,设备,其成像特点,检查技术,图象的分析与诊断,及他们在临床的应用.
CT的基本原理一、CT成像过程
X线成像是利用人体对X线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当X线透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形成组织和器官的图像,CT的成像也与之相仿。
CT扫描的过程是由高度准直的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检查部位作360度的横断面扫描的过程。检查床平移时,X线从不同方向照射病人,穿过人体的X线束因有部分光子被人体吸收而发生衰减,未被吸收的光子穿透人体再经后准直由探测器接收。探测器接受了穿过人体以后的强弱不同的X线,转换为自信号由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DAS)进行采集。大量接收到模拟信号信息通过模数(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运算。经过初步处理的成为采集的原始数据(raw data),原始数据经过卷曲、滤过处理,其后称为滤过后的原始数据(6lteredrawdata)。由数模(D/A)转换器通过不同的灰阶在显示屏上显像从而获得该部位横断面的解剖结构图象,即CT横断面图象。
因此,CT检查得到的是反应人体组织结构分布的数字影象,从根本上克服了常规X线检查图像前后重叠的缺陷,使医学影像诊断学检查有了质的飞跃。
二、CT成像的基本原理
通常,探测器所接受到的射线信号的强弱,取决于该部位的人体截面内组织的密度。密度高的组织,例如骨骼吸收X线较多,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密度较低的组织,例如脂肪、空腔脏器等吸收X线较少,探测器获得的信号较强。这种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值不同的性质可用组织的吸收系数μ来表示,所以探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所反映的是人体组织不同的μ值。而CT正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特性作为其诊断疾病的依据。
X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遵守指数衰减规律I=I0e-μd。
式中:I为通过人体吸收后衰减的X线强度;I0为入射X线强度;μ为接收X线照射组织的线性吸收系数;d为受检部位人体组织的厚度。
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算列出人体组织受检层面的吸收系数,并将之分布在合成图象的栅状阵列即矩阵的方格(阵元)内。矩阵上每个阵元相当于重建图象上的一个图象点,称为像素(pixel)。CT的成像过程就是求出每个像素的衰减系数的过程。如果像素越小、探测器数目越多,计算机所测出的衰减系数就越多、越精确,重建出的图象也就越清晰。目前,CT机的矩阵多为256×256,512×512,其乘积即为每个矩阵所包含的像素数
核磁共振成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搜索
人脑纵切面的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从核磁共振现象发现到MRI技术成熟这几十年期间,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领域曾在三个领域(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内获得了6次诺贝尔奖,足以说明此领域及其衍生技术的重要性。
目录 [隐藏]
1物理原理
1.1原理概述
1.2数学运算
2系统组成
2.1 NMR实验装置
2.2 MRI系统的组成
2.2.1磁铁系统
2.2.2射频系统
2.2.3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
2.3 MRI的基本方法
3技术应用
3.1 MRI在医学上的应用
3.1.1原理概述
3.1.2磁共振成像的优点
3.1.3 MRI的缺点及可能存在的危害
3.2 MR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3.3磁共振成像的其他进展
4诺贝尔获奖者的贡献
5未来展望
6相关条目
6.1磁化准备
6.2取像方法
6.3医学生理性应用
7参考文献
[编辑]
物理原理
通过一个磁共振成像扫描人类大脑获得的一个连续切片的动画,由头顶开始,一直到基部。[编辑]
原理概述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故常将这门技术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
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与原子核进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即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等于拉莫频率,原子核就发生共振吸收,去掉射频脉冲之后,原子核磁矩又把所吸收的能量中的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来,称为共振发射。共振吸收和共振发射的过程叫做“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因为人体的约70%是由水组成的,MRI即依赖水中氢原子。当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使之共振,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精确立体图像。
[编辑]
数学运算
原子核带正电并有自旋运动,其自旋运动必将产生磁矩,称为核磁矩。研究表明,核磁矩μ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S成正比,即
式中γ为比例系数,称为原子核的旋磁比。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它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值可表示为
m为核自旋量子数。依据核磁矩与自旋角动量的关系,核磁矩在外磁场中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它在磁场方向上的投影值为
对于不同的核,m分别取整数或半整数。在外磁场中,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具有相应的能量,其数值可表示为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可见,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由于磁矩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自旋能量分裂成一系列分立的能级,相邻的两个能级之差ΔE=γhB。用频率适当的电磁辐射照射原子核,如果电磁辐射光子能量hν恰好为两相邻核能级之差ΔE,则原子核就会吸收这个光子,发生核磁共振的频率条件是:
式中ν为频率,ω为角频率。对于确定的核,旋磁比γ可被精确地测定。可见,通过测定核磁共振时辐射场的频率ν,就能确定磁感应强度;反之,若已知磁感应强度,即可确定核的共振频率。
[编辑]
系统组成
[编辑]
NMR实验装置
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核磁共振谱仪是专门用于观测核磁共振的仪器,主要由磁铁、探头和谱仪三大部分组成。磁铁的功用是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探头置于磁极之间,用于探测核磁共振信号;谱仪是将共振信号放大处理并显示和记录下来。
[编辑]
MRI系统的组成
[编辑]
磁铁系统
静磁场:当前临床所用超导磁铁,磁场强度有0.5到4.0T,常见的为1.5T和3.0T,另有匀磁线圈(shim coil)协助达到高均匀度。
梯度场:用来产生并控制磁场中的梯度,以实现NMR信号的空间编码。这个系统有三组线圈,产生x、y、z三个方向的梯度场,线圈组的磁场叠加起来,可得到任意方向的梯度场。
[编辑]
射频系统
射频(RF)发生器:产生短而强的射频场,以脉冲方式加到样品上,使样品中的氢核产生NMR现象。
射频(RF)接收器:接收NMR信号,放大后进入图像处理系统。
[编辑]
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
由射频接收器送来的信号经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学信号,根据与观察层面各体素的对应关系,经计算机处理,得出层面图像数据,再经D/A转换器,加到图像显示器上,按NMR的大小,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欲观察层面的图像。
[编辑]
MRI的基本方法
选片梯度场Gz
相编码和频率编码
图像重建
[编辑]
技术应用
3D MRI[编辑]
MRI在医学上的应用
[编辑]
原理概述
氢核是人体成像的首选核种:人体各种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和碳氢化合物,所以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信号强,这是人们首选氢核作为人体成像元素的原因。NMR信号强度与样品中氢核密度有关,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即含氢核数的多少不同,则NMR信号强度有差异,利用这种差异作为特征量,把各种组织分开,这就是氢核密度的核磁共振图像。人体不同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与该组织中的病变组织之间氢核密度、弛豫时间T1、T2三个参数的差异,是MRI用于临床诊断最主要的物理基础。
当施加一射频脉冲信号时,氢核能态发生变化,射频过后,氢核返回初始能态,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原子核振动的微小差别可以被精确地检测到,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机处理,即可能获得反应组织化学结构组成的三维图像,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包括组织中水分差异以及水分子运动的信息。这样,病理变化就能被记录下来。
人体2/3的重量为水分,如此高的比例正是磁共振成像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基础。人体内器官和组织中的水分并不相同,很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形态的变化,即可由磁共振图像反应出来。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害。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编辑]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
与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普通X射线或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相比,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对人体没有游离辐射损伤;
各种参数都可以用来成像,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这使得医疗诊断和对人体内代谢和功能的研究方便、有效。例如肝炎和肝硬化的T1值变大,而肝癌的T1值更大,作T1加权图像,可区别肝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通过调节磁场可自由选择所需剖面。能得到其它成像技术所不能接近或难以接近部位的图像。对于椎间盘和脊髓,可作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成像,可以看到神经根、脊髓和神经节等。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不像CT(只能获取与人体长轴垂直的剖面图)那样一层一层地扫描而有可能漏掉病变部位;
能诊断心脏病变,CT因扫描速度慢而难以胜任;
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对膀胱、直肠、子宫、阴道、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检查优于CT;
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以成像,例如氢(1H)、碳(13C)、氮(14N和15N)、磷(31P)等。
人类腹部冠状切面磁共振影像[编辑]
MRI的缺点及可能存在的危害
虽然MRI对患者没有致命性的损伤,但还是给患者带来了一些不适感。在MRI诊断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把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其缺点主要有:
和CT一样,MRI也是解剖性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核磁共振检查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
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X射线或CT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CT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
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
扫描时间长,空间分辨力不够理想;
由于强磁场的原因,MRI对诸如体内有磁金属或起搏器的特殊病人却不能适用。
MRI系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强静磁场:在有铁磁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不论是埋植在患者体内还是在磁场范围内,都可能是危险因素;
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可在受试者体内诱导产生电场而兴奋神经或肌肉。外周神经兴奋是梯度场安全的上限指标。在足够强度下,可以产生外周神经兴奋(如刺痛或叩击感),甚至引起心脏兴奋或心室振颤;
射频场(RF)的致热效应:在MRI聚焦或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大角度射频场发射,其电磁能量在患者组织内转化成热能,使组织温度升高。RF的致热效应需要进一步探讨,临床扫瞄仪对于射频能量有所谓“特定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的限制;
噪声:MRI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可能使某些患者的听力受到损伤;
造影剂的毒副作用:目前使用的造影剂主要为含钆的化合物,副作用发生率在2%-4%。
[编辑]
MR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MRI在化学领域的应用没有医学领域那么广泛,主要是因为技术上的难题及成像材料上的困难,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研究、固态反应的空间有向性研究、聚合物中溶剂扩散的研究、聚合物硫化及弹性体的均匀性研究等;
在金属陶瓷中,通过对多孔结构的研究来检测陶瓷制品中存在的砂眼;
在火箭燃料中,用于探测固体燃料中的缺陷以及填充物、增塑剂和推进剂的分布情况;
在石油化学方面,主要侧重于研究流体在岩石中的分布状态和流通性以及对油藏描述与强化采油机理的研究。
[编辑]
磁共振成像的其他进展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通过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如谱线宽度、谱线轮廓形状、谱线面积、谱线位置等)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可以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完全无损的检测方法。同时,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本领和精确度,而且可以用于测量的核也比较多,所有这些都优于其它测量方法。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在物理、化学、医疗、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磁共振显微术(MR microscopy, MRM/μMRI)是MRI技术中稍微晚一些发展起来的技术,MRM最高空间分辨率是4μm,已经可以接近一般光学显微镜像的水平。MRM已经非常普遍地用作疾病和药物的动物模型研究。
活体磁共振能谱(in vivo MR spectroscopy, MRS)能够测定动物或人体某一指定部位的NMR谱,从而直接辨认和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
[编辑]
诺贝尔获奖者的贡献
2003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以表彰他们在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内所使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劳特布尔的贡献是,在主磁场内附加一个不均匀的磁场,把梯度引入磁场中,从而创造了一种可视的用其他技术手段却看不到的物质内部结构的二维结构图像。他描述了怎样把梯度磁体添加到主磁体中,然后能看到沉浸在重水中的装有普通水的试管的交叉截面。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图像技术可以在普通水和重水之间区分图像。通过引进梯度磁场,可以逐点改变核磁共振电磁波频率,通过对发射出的电磁波的分析,可以确定其信号来源。
曼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了有关在稳定磁场中使用附加的梯度磁场理论,推动了其实际应用。他发现磁共振信号的数学分析方法,为该方法从理论走向应用奠定了基础。这使得10年后磁共振成像成为临床诊断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他利用磁场中的梯度更为精确地显示共振中的差异。他证明,如何有效而迅速地分析探测到的信号,并且把它们转化成图像。曼斯菲尔德还提出了极快速的梯度变化可以获得瞬间即逝的图像,即平面回波扫描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EPI)技术,成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研究的主要手段。
雷蒙德·达马蒂安的“用于癌组织检测的设备和方法”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为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科学家开发核磁共振扫描仪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铺平了道路。由于他们的理论工作,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才取得了突破,使人体内部器官高清晰度的图像成为可能。
此外,在2003年10月10日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同时出现了佛纳(Fonar)公司的一则整版广告:“雷蒙德·达马蒂安(Raymond Damadian),应当与彼得·曼斯菲尔德和保罗·劳特布尔分享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指责诺贝尔奖委员会“篡改历史”而引起广泛争议。事实上,对MRI的发明权归属问题已争论了许多年,而且争得颇为激烈。而在学界看来,达马蒂安更多是一个生意人,而不是科学家。
[编辑]
未来展望
人脑是如何思维的,一直是个谜。而且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利用MRI的脑功能成像则有助于我们在活体和整体水平上研究人的思维。其中,关于盲童的手能否代替眼睛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正常人能见到蓝天碧水,然后在大脑里构成图像,形成意境,而从未见过世界的盲童,用手也能摸文字,文字告诉他大千世界,盲童是否也能“看”到呢?专家通过功能性MRI,扫描正常和盲童的大脑,发现盲童也会像正常人一样,在大脑的视皮质部有很好的激活区。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盲童通过认知教育,手是可以代替眼睛“看”到外面世界的。
快速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使经典MRI成像方法扫描病人的时间由几分钟、十几分钟缩短至几毫秒,使因器官运动对图像造成的影响忽略不计;MRI血流成像,利用流空效应使MRI图像上把血管的形态鲜明地呈现出来,使测量血管中血液的流向和流速成为可能;MRI波谱分析可利用高磁场实现人体局部组织的波谱分析技术,从而增加帮助诊断的信息;脑功能成像,利用高磁场共振成像研究脑的功能及其发生机制是脑科学中最重要的课题。有理由相信,MRI将发展成为思维阅读器。
20世纪中叶至今,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是发展最活跃的两个领域,专家相信,作为这两者结合物的MRI技术,继续向微观和功能检查上发展,对揭示生命的奥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
相关条目
核磁共振
射频
射频线圈
梯度磁场
[编辑]
磁化准备
反转回复(inversion recovery)
饱和回覆(saturation recovery)
驱动平衡(driven equilibrium)
[编辑]
取像方法
自旋回波(spin echo)
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
平行成像(parallel imaging)
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 EPI)
定常态自由进动成像(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imaging, SSFP)
[编辑]
医学生理性应用
磁振血管摄影(MR angiography)
磁振胆胰摄影(MR cholangiopancreatogram, MRCP)
扩散权重影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
扩散张量影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
灌流权重影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e)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编辑]
参考文献
傅杰青〈核磁共振——获得诺贝尔奖次数最多的一个科学专题〉《自然杂志》, 2003,(06):357-261
别业广、吕桦〈再谈核磁共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物理与工程》, 2004,(02):34, 61
金永君、艾延宝〈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物理与工程》, 2002,(01):47-48, 50
刘东华、李显耀、孙朝晖〈核磁共振成像〉《大学物理》, 1997,(10):36-39, 29
阮萍〈核磁共振成像及其医学应用〉《广西物理》, 1999,(02):50-53, 28
Lauterbur P C Nature, 1973, 242:190
黄卫华〈走近核磁共振〉《医药与保健》, 2004,(03):15
叶朝辉〈磁共振成像新进展〉《物理》, 2004,(01):12-17
田建广、刘买利、夏照帆、叶朝辉〈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波谱学杂志》, 2002,(06):505-511
蒋子江〈核磁共振成像NMRI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化学世界》, 1995,(11):563-565
樊庆福〈核磁共振成像与诺贝尔奖〉《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3,(04):封三
参考资料:"
在长期的使用中,人们也发现了X光诊断技术的某些缺点,如它把人体器官和组织投影成平面图像,使得全部结构重叠,需要的及不需要的信息都叠合在一起显示出来,使有些需要的信息看不清楚。另外,密度比较小的人体组织的病变也不易显示出来。
为了克服X光诊断的缺点,科学家们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64年,美国核物理学家柯马克,偶然闯入了医用X射线领域,他从体内X线减量考虑到体外X线减量,并提出了从许多不同角度用X射线测定内部结构的可能性,并用木头、金属制成的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
1971年,根据柯马克的设想,英国科学家豪斯菲尔德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诊病机,定名为“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机”。由于这个诊病机的英文全称过长,人们通常简称为CT。
CT机利用的仍是X射线的特性。当X线束从多个方面沿着身体某一选定好的部位进行多层次的照射时,X线射入并穿过人体后,部分被吸收,然后为检测器接收,被接收到的射线强弱与人的组织密度有关。探测器获得信息后,要经过繁杂的计算,因为大约有30万~150万组数据,用人力是无法计算的,因此只有靠电子计算机才能解决。电子计算机把多个经过处理的像素,转送给电视显示装置,就可在电脑荧光屏上显示出病变的画面,还可以自动拍摄出病变部位的照片。
CT改变了传统的影像摄取和贮存方式,而且由于CT扫描显示的图像一般是横断面,所以没有普通X光成像中前后重叠的缺点。另外,由于有电子计算机的帮助,CT对人体组织的密度分辨率很高,不仅可以区分骨骼、软组织、水、脂肪等密度差异较大的组织,而且对那些密度相差很小的组织,如对同属于软组织的肝、脾、胃等脏器都可加以区别。它的分辨度要比一般X光照片高100倍。
CT特别受到医生欢迎的是,它根据密度的不同识别正常结构和异常病变组织的功能远远超过普通X光检查。所以,目前临床上常用CT诊断脑、五官、肺、肝、胆、胰、脾、肾、膀胱、子宫、卵巢、前列腺的疾病。
如胰腺是临床和X光诊断最难检查的器官,虽然有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光纤十二指肠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造影比较复杂,并非每例都能取得成功,而且对病人也会造成痛苦。CT检查则能够直接看到胰腺的全貌。临床检查有时很难区分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而CT扫描就可以使有些病例得出准确诊断。目前,CT扫描胰腺肿瘤的准确率已达87%。
目前CT的临床应用主要在头部颅脑疾病,约占CT全部检查量的75%,其他如腹、胸部检查占25%。用CT来诊断肿瘤很有效,如CT对脑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对肾囊肿和肾肿瘤的鉴别诊断,其准确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
做CT时,需要一张床台,让病人平躺;一套构台,这是像小隧道一样的仪器,内部装设X光发射器和探测器;另外还有一个X光发生器和一台电子计算机。这些设备都放在一个四周密闭的房间里,其中的一面墙上设有观察用的窗户,窗户的另一边坐着操作员,利用电脑操作扫描仪。每个扫描过的影像,可迅速显示在终端机的监视装置上。构造十分精细而复杂的CT电脑,不但能显示出某个特定角度上的断层面构造,也可以和由其他角度得来的影像合在一起,同时显示在终端机。病人在接受检查时不必脱去衣服,很是方便。
自从1971年CT机问世以来,它发展迅速,已历经4代,从每层扫描时间为5分钟,且只适合颅脑和眼眶检查的扫描机,现已发展到扫描时间仅为2秒~3秒,又能做身上任何部位扫描检查的现代化设备。缩短扫描时间很有意义,因为这可以消除呼吸运动和人体其他生理活动如胃肠蠕动等的影响,而这种运动会导致出现杂影、重叠,造成诊断困难。
CT的发明,是医学物理学自X射线发现以来最重大的进展,它使X光诊断技术有了革命性的飞跃。为此,它的发明者柯马克和豪斯菲尔德共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3T MRI
中国首台采用Tim技术的西门子3T磁共振系统于05年11月在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套以超快速度、极高图像分辨率、灵活扫描和强大功率著称的磁共振系统将3特斯拉(3T)的高场强和Tim技术的优点集于一身,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器官、组织的检查,能得到精细的解剖结构图像,充分显示病变,可不用任何造影剂。Tim技术的采用极大地简化了3T系统在各种类型MRI扫描中的应用,无论扫描用于腹部、心脏、骨骼,还是脊柱。Tim技术还将原来的图像分辨率提高了四倍,并拓展了扫描范围。小至0.2微米的结构都可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即使是外行人都能够辨别出头部扫描图像中细小的内耳半规管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医生们能够在骨组织出现疏松前就能诊断出关节炎。全身扫描只需六分钟,这意味着,患者不仅可以享受更有效的诊断治疗,还可以受益于更短的检查时间。
64层CT机
64层螺旋CT实现了速度和精度的完美结合,在提高时间效率、空间分辨率、减低辐射剂量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医院引进的集多项顶尖技术于一身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产品Toshiba-aqullion 64层螺旋CT机于05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该CT机可以进行心脏、脑、颈、胸、腹、四肢等处脏器形态及血管的扫描。各向同性的容积数据不仅能做任意体位的投影并可以根据解剖和病理重建出恰当的平面,形成高质量三维图像,从任意角度旋转以观察解剖结构。尤其对于心脏疾患、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冠状动脉)、头颈部、骨结构的分析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很大的帮助。它改变了传统的阅片方式,使医生不再完全依赖轴位图像。该机还适用于危重或欠合作病人,并可应用于肺部的健康体检(低放射剂量)。
神经外科显微导航设备
爱国华侨陈世贤捐赠的显微导航设备(SMN)是中国第一台镜下导航设备,是目前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是指导颅脑手术的尖端设备。其组成部分包括立式自动调焦显微镜、自动跟踪导航系统、装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信号连续检测接收器及计算机工作站。此套设备可应用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脓肿、脑室分流管放置等手术、特别使用于颅内深部小肿物及危险区域手术的定位。其定位准确、小切口、小骨瓣手术入路、出血少、减少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已应用于多例脑深部、重要功能区病灶的切除,效果显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